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拐点已到,谁能占据未来短剧市场?|行业Talk

导读 编辑 / 阿   笔运营 / 狮子座在过去的 3 年里,以新媒体投放作为主要发行方式的微短剧行业,于中国互联网领域异军突起,在短时间...

编辑 / 阿   笔

运营 / 狮子座

在过去的 3 年里,以新媒体投放作为主要发行方式的微短剧行业,于中国互联网领域异军突起,在短时间内便占据了 300 多亿的市场份额。

人潮汹涌、热钱滚烫,数十万从业者投身其中。充值消耗、榜单数据、爆款扑街……无数人的神经随着波动的数据曲线反复跳动,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折戟沉沙。 

3年后的今天,新媒体大盘趋于稳定,破亿充值的爆款已然绝迹,“卷”成为了从业者的普遍心声。有人选择出海,也有人选择转型,还有的人,决定抽身离场。

经历了急风骤雨般的飞速发展,当前的短剧行业看似不如此前那般备受瞩目,但在风平浪静的背后,更大的浪潮正奔涌而来。

一、不得不了解的行业新趋势

行业拐点已至,固守过往的内容生产模式和发行方式,必将陷入平庸,唯有看准趋势,方能站立潮头。

行业的新趋势是什么?当前看来,核心有两点变化。一是在发行模式上,从投放的商业流量为主,变为商业流量和自然流量并行;二是在变现模式上,从付费充值为主,变为付费充值和广告变现并行。

而从内容预算供给的角度看,自然流量+广告变现的模式给行业带来了海量新增内容预算,已经成为最大的内容预算供给渠道。

微短剧作为一个内容行业,决定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内容预算。行业有更多的内容预算,才能支撑更多、更好的内容产生。

从自然流量场景看,一方面众多大公司已经纷纷开始布局短剧赛道;另一方面以红果短剧、河马剧场为代表的独立短剧app在过去几个月加快了发展步伐。从广告变现模式看,新媒体投放广告变现模式份额不断提升,自然流量场景也以广告变现为主要变现方式。

而从单个剧维度看,越来越多的短剧收入大头已从付费投放变为了自然场景广告变现。据悉,红果短剧平台每个月都有单月分账破百万的短剧涌现,9月份更是有多部剧单月收入破300万,这已经等于付费投放3700万的爆款剧给内容方带来的收入。

此外,伴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模式下单部剧的生命周期显著更长,爆款剧在红果的首月分账收入,不到全周期收入的一半。

二、拐点已到,短剧正在构建一套可持续发展规则

过去3年,微短剧行业的爆款,本质上都是抓准了商业流量,在商业流量的竞价中得以跑出。这样的发行方式和变现模式,对短剧的要求是做好卡点和投放素材、抓准情绪、设置好出价规则……掌握好这类方法论的,才能在之前的场景下持续产出爆款,获得成功。

而自然流量的广告变现模式,是一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它核心注重的是点击率、完播率、播放时长等指标,这种推荐算法,更考验内容本身的功力,比如内容完整性、开篇是否足够吸引用户、全剧质量保持稳定不要有劝退环节等待。这对于如今鱼龙混杂的短剧市场来说,无疑是对优质短剧、精品短剧的一次新的整合,也是真正将选择权交给短剧观众,让内容决定市场。

可以明确的是,伴随着这一系列变化的,就是微短剧的精品化和多元化。这也是用户和从业者一直期盼的方向,也是行业能够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基石。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支撑行业向上发展。

回到从业者本身,伴随着行业拐点的到来,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以往的模式下,全链路中扮演核心角色的是小程序平台方,平台方一边组织生产,一边组织发行,所有的生产要素围绕平台展开。而新的模式,核心角色会从小程序平台方转为内容版权方,掌握内容生产力的机构,会获得更多的收益和话语权。

这一趋势已然发生。当前,越来越多的剧本方和承制方开始转型做成品剧,自己掌握短剧版权,也有更多的小程序平台自建内容团队组织闭环生产。

未来的头部内容版权方会出现两个不同类别:一类版权方拥有超级内容人,整个组织围绕超级内容人持续产出少量爆款内容;一类版权方是拥有超强组织效率,保持相对稳定的内容质量前提下,依靠极高的组织效率做规模化生产。

当然也不排除两种能力兼备的机构,这种机构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好利益分配机制。

而对于发行团队,对自身的定位也要从单纯的广告投放变为全域宣发,参考长视频内容的各类影视宣传手段,都是未来需要储备的能力。

只有快速找到自然流量场景内容推荐的方法论、研究好如何在广告变现模式下拿到更多的消费时长,才能成为下一个短剧之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