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科研 >

研究发现栖息地连通性推动大熊猫恢复

导读 8月9日,江西农业大学魏辅文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

8月9日,江西农业大学魏辅文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恢复的机制和过程。

这项研究为保护工作带来的连通性和基因流动改善提供了证据。“如果这些过程能够持续并得到改善,大熊猫的恢复之路将不会受到遗传多样性丧失的阻碍,这让我们有希望目前的恢复速度不会停滞,”该研究的通讯作者魏教授说。

2016年,大熊猫迎来了物种保护史上罕见的里程碑:IUCN将其从“濒危”等级降为“易危”。然而,对于大熊猫种群变化趋势和保护策略背后的生态和种群遗传机制研究尚不足,难以制定下一阶段的大熊猫恢复保护策略。

针对这些挑战,魏辅文教授团队利用中国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的数据,结合DNA采样数据,发现中国为减轻人为干扰所做的努力与通过改善栖息地质量和减少栖息地破碎化来增加大熊猫种群密度有关。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