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科研 >

盲人会以与有见识的人相同的方式表达情感吗

导读 面部表情在从出生到成年的社交互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恐惧,喜悦,愤怒-通用密码可以清楚地表达和理解我们所有的情感。常识将这种行为看...

面部表情在从出生到成年的社交互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恐惧,喜悦,愤怒-通用密码可以清楚地表达和理解我们所有的情感。常识将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模仿行为:孩子通过再现与每种情感相关的面部表情来模仿父母。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盲人出生的人也是如此吗?他们是否以同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UNIGE研究人员分析了1932年至2015年之间进行的21项科学研究,以找到答案,您可以在《 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杂志上阅读其研究结果的摘要。

自达尔文时代以来,关于人类如何表达情感的争论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简而言之,恐惧,喜悦和愤怒的表达是天生的还是获得的?是否通过我们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观察和视觉交流对它们进行建模和强化?有一个特定的研究小组可以阐明这一论点:自出生以来一直失明的人。如果他们在没有视觉经验帮助的情况下产生与有视力的人相似的面部表情,则可能是重要的证据,表明这种行为至少部分是与生俱来的。

由UNIGE心理学与教育科学学院(FAPSE)的Edouard Gentaz教授领导的团队分析了21项专注于盲人出生时情绪表达的科学研究。Gentaz教授发现,从1930年代到1980年代,科学家主要观察盲人婴儿,发现它们的表达与有眼婴儿相似,从而支持了具有先天和普遍的情感特征的论点。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取决于研究者的主观观点。从1980年代开始,可以更详细地分析用于表达个人情绪的肌肉的可能性(称为FACS方法)支持了早期的结果:当盲人自发表达情绪(例如惊奇)时,他或她会使用相同的肌肉-换句话说,他或她的反应类似于可以看到的人的反应。但是,当研究人员要求盲人按需表达情感时,他们发现与预期的表达规范有所不同。从2000年开始的十年中,也看到了相同的结果。科学家们分析了2004年残奥会:盲人和有眼光的运动员以类似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幸福和失望,包括第二名的运动员被迫微笑,如此接近目标。Gentaz教授解释说:“当自发表达情感时,同一块肌肉在起作用的事实可能证明它是先天和普遍的,而不仅仅是依靠模仿来学习社会知识。”Gentaz补充说:“另一方面,盲人不能自愿再现这些情绪这一事实表明,社会习俗对于学习表达情绪的强度非常重要。”有视力的孩子有很多机会训练自己表达情感,例如在镜子前。他们学会根据自己寻求的结果来调节表情。由此可见,有视力的人会发展出一种表达情绪的结构,而盲人被剥夺了这些培训机会,就无法轻易获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